第五十二章 上京
關燈
小
中
大
陳鳳琪有些意外, 不知道她都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了,為什麽對方還是不願放棄,還說要等著他們一起進京。
她不是不惦記自己親手養大的孫子,可是她比誰都清楚安常煦的心機能力, 從他相繼考取會與狀元的表現上看, 她其實還有些低估了對方, 畢竟她沒有插手玄隱先生對他的教育。
事實證明,玄隱先生果然名不虛偉,將科舉一道研究得極為透徹, 才能教出年僅十五歲的少年狀元。
也就是說,除了她知道的那部分,安常煦還擁有她不了解的本事,且是讓她自嘆不如的本事,這樣一來, 陳鳳琪不認為自己上京能幫到對方。
畢竟陽陽就算現在改回安姓,他依舊與南江書院保持著天然的聯系, 尤其是他擁有皇位正統繼承人的身份, 雙方可以彼此相互成就,沒必要非讓她出面。
至於說年齡問題, 她可沒教安常煦見人年長, 就要尊老,他要是連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,因為人家年長,就受制於人, 那就是愚蠢,她去了挽救不了。
在這種情況下,陳鳳琪並不認為自己有上京的必要, 她這輩子的身體已經年過五十,將要開始衰敗了,她要留在李家莊安靜的養老,可不打算臨到老,還要去京城那等地界為子孫勞心勞力。
不置可否的送走趙內侍一行人後,陳鳳琪才打開孫子孫女的信,先看的是陽陽的,看他在信裏講了下自己在京中的心理歷程,明確表示自己很期待家裏人都能去京裏,可以一家團聚的願望。
陳鳳琪看完無動於衷,哪怕對方的言語之間透著發自內心的思念、關心與期待,可是做人嘛,哪能為了一己之私,就想憑借某些關系綁架其他人呢?尤其還是想要勞動她這年過五旬的老人家。
這小子還是太自私了點,在某些方面,還是有點欠教育。
放下安常煦的信,陳鳳琪才打開李常欣的信,那個一被放出去,完全就是一匹脫韁的小馬駒。
每次來信,講的都是她又見到什麽新奇物件、吃到什麽美食、買了什麽東西等內容,為了能讓她共享那些快樂,講得都很細致,每次都有好多頁。
這次也不例外,就是講得內容有些不同,例如,她已經知道李成鋒不是她親爹,也不是她祖母親兒子的事,還猜到她那親爹應該是犯了什麽大錯,才會惹怒她這個祖母,害得祖母帶著懷著她的母親背井離鄉。
所以李常欣足足用兩頁字,抨擊她那素未謀面的親爹,並態度鮮明的表示,她爹永遠是她爹,哪怕她像陽陽那樣,親爹是皇帝,她也堅決不認。
雖然覺得那皇帝辦事太不靠譜了點,著急忙慌的趕緊當眾認兒子的心態,她還能理解,可他嘴那麽快,又當眾揭穿她兒子不是親兒子的事情做甚。
不過李常欣的這番態度,讓陳鳳琪頗感欣慰,這能證明,她過去的教育,還是頗有成效的,在這個極其重視血緣關系的大環境中,她能不受影響,沒有執著於那點血緣,而是理智的分析出這些接近真相的內容。
接著看後面的內容,陳鳳琪就不高興了,京中那些人想要拉攏安常煦,卻因安常煦不是要去上朝,就需進宮接受康平帝的加急培訓,大多時候都找不到人,就想從李常欣這裏下手。
輪著以各種理由舉辦各種聚會,給李常欣下帖子,基本還都是些在京中極有頭臉的人家,怕給陽陽惹來麻煩,她還不能拒絕。
雖有邵丞相家的大孫女從旁帶著,悉心指點她,也經常會因言語或是行為失當而受到別人的嘲笑,那些人都兩面三刀得很,讓她很生氣,可是明明是那些人不對,到頭來,就因為她臉色不好,那些人就認為都是她的錯。
陽陽雖然出席那種聚會的時間少,但他不管是在參加一些聚會,還是上朝的時候,都會被特意針對。
京城裏的那些人總是以考較的態度,特意問他,然後當眾指出他的經驗不足、思慮不周全等問題。
陽陽愛面子,在外面遇上的事,回來都不跟她說,天天都很努力的看書學習,過得十分辛苦,她還是聽消息比較靈通的邵家姐姐提起,才知道原因。
總之就是,她本來已經計劃要在近期回高臺縣,可是知道陽陽在京城中的處境後,就不放心將他一個人留在京中,就希望家裏人也能上京,也給那些人設鴻門宴,讓他們也嘗嘗被人輕視和針對的滋味。
憤憤不平的語氣中,透著滿滿的小孩氣,措辭與吐槽,都是李常欣一貫的風格,記陳鳳琪看著既覺生氣,又有些懷疑,畢竟她很了解安常煦一直以來喜歡借李常欣達成目標的伎倆。
可是不管怎樣,陳鳳琪知道,李常欣在信中提及的那些人與事,肯定不會是胡編亂造,若不是真正經歷過,以她與安常煦此前的閱歷與生活環境,註定了他們想編都沒有素材可以借鑒。
人類的感情,從來都是這世上最覆雜,也最不可控的因素,所以理智告訴陳鳳琪,以她的性格,實在不願去京城趟渾水,可是不知道也就算了,真正知道京中具體是個什麽環境後,她就很難再無動於衷。
將二人的信交給李成鋒夫妻看後,江燕娘難掩擔憂與怒氣的回道。
“我還以為陽陽有個皇帝的親爹,在京城裏可以過好日子,好好享福呢?怎麽還要被人為難呢?那些人為難陽陽,就不怕皇上治他們的罪嗎?”
李成鋒對此倒是有些經驗。
“就算是皇上,除非是不管不顧的昏君,要不然,也不能隨罰人,那些人以‘切磋’‘討教’的名義給陽陽出難題,都是光明正大的事,又沒有犯國法,就算是皇上,也拿他們沒辦法。”
就像鎮國大將軍的兒子,當年去軍中歷練,有些資格老的不將他放在眼裏,動不動就以‘切磋’的名義將他揍得渾身是傷,出了岔子推他出去頂鍋,到了做正事的時候,卻不著痕跡將他撇到一邊,想要給別人留下將軍的兒子無能的印象。
鎮國大將軍雖然心疼兒子,也無法幹涉什麽,只能任他兒子在軍中摸爬滾打,總結出經驗教訓,真正以自身實力征服那些人後,那些信奉強者為王的軍中老油子,只要不是真正懷著異心的,對他會比誰都忠誠。
陳鳳琪有些意外的看向李成鋒,點頭讚許道。
“成鋒說得對,陽陽的身份不一般,肯定會備受關註,京中那些人都想找機會試探他,這是他必須要經歷的過程。”
“可是不管怎麽說,陽陽才十五歲,那麽大點的孩子,能知道些什麽?他能考個狀元,還不能證明他已很厲害了嗎?那些人都比陽陽的年齡大,每個人都拿自己知道的、擅長的考陽陽,陽陽再怎麽厲害,也不可能應付得了啊。”
“娘,我們上京去吧,不管是他們姐弟兩個,還是只留下陽陽一個人在京裏,我都不放心,等我們去了,誰再敢欺負我們家孩子,我要當面罵他們不要臉。”
李成鋒也點頭道。
“娘,燕娘說得有道理,陽陽雖然是皇上的兒子,可他在京中沒有根基,我最好還要過去幫幫他,有我們這些長輩在他身邊,那些人肯定不敢現過麽為難他。”
“等到他在那邊穩定些了,我們再回來。”
眼看這兩人的反應,再加上她自己看到樂姐兒在信中寫的那些,也確實有些不放心,陳鳳琪點點頭道。
“好吧,我們去看看情況再說。”
聽說李家人突然改變主意,臨時決定打算上京,玄隱先生雖然感到有些意外,但他表示支持。
“景鈺目前正處風口浪尖上,肯定處境有些困難,皇上不僅事務繁忙,身體還欠安,那些人也會有恃無恐,有您這位超一品的護國夫人在,那些人肯定要有所收斂。”
京中那些各懷心思的人自恃年長,可是論起年齡與輩份,沒有什麽人敢在身為護國夫人的陳鳳琪面前托大。
雖然陳鳳琪的超一品誥封,並沒有什麽實質性權利,可她是撫養康王長大的祖母,皇上再給足尊敬,她的地位就無可撼動,誰都不怠慢。
既然已經做出上京的決定,陳鳳琪也就不再說什麽實在不願去之類的話。
“希望如此吧,我算是體會到,為何世人常說,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的心情,本以為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了,我就可以放任他們自己闖蕩,結果現在一聽說他們過得不好,就坐不住了。”
玄隱先生不置可否的笑著低頭喝茶,他已經接到孫子的信,知道了眼前這位東家太太被惹惱後,能做出什麽事來。
愛的時候是真愛,恨的時候也是真恨,對親生兒子能做到如此,對孫子想必也不會手軟,只希望自己的那位關門弟子可以爭氣點,一輩子都別幹出讓他祖母寒心的事。
“景鈺畢竟還是太年輕了些,人雖聰明,知識儲備也不少,可他過去生活的環境太過單純,與人相處的經驗雖也豐富,可是李家莊上下的這些人,與朝堂上的那些人物,到底不同,短時間內,肯定有些捉襟見肘,應付得艱難。”
在高臺縣衙中等了一夜,就接到李家莊派人送過來的信,告訴他們李家想要進京謝恩,打算與他們一起走,頓讓趙內侍激動不已。
他不在乎李家人這麽快就改變主意,同意進京的原因,只在乎李家願意進京,既能讓他對康王殿下交待,也能給皇上一個交待。
看到江燕娘收拾出一年四季都能穿的衣服,連樂姐兒和陽陽的在內,讓陳鳳琪忍不住扶額,她一點沒囑咐到位,這位就做了無用功。
“將這禦賜的誥命大裝帶上,再帶幾身能在路上換洗的衣服就行,其它的就不必了,長途跋涉的,東西帶的太多不方便,去了京裏,肯定不缺我們新衣裳穿。”
關鍵在於,他們現在都有了爵位與誥命,去了京中,穿著方面是有講究的,不比在這偏僻的李家莊,不管被封成什麽,都可以隨心所欲,過著普通人家的生活,將那些身份都拋之腦後。
江燕娘不舍的看著箱籠中裝著的那些衣裳。
“娘,這些大多都是用禦賜的衣料做的好衣裳呢,這趟進京後,還不知道啥時候再回來,放家裏長時間不穿,放壞了多可惜啊。”
陳鳳琪嘆了口氣道。
“能送人的送人,將庫房裏的那些不能長時間存放的東西,全都分發給書院裏的工作人員當福利,剩下的,家裏有冬生一家幫忙照看,沒什麽可惜不可惜的,你養子是康王,沒了這些,還有更多更新更好的。”
再怎麽不舍,聽到陳鳳琪的吩咐,江燕娘還是毫無異議的照做,不過即便如此,他們正式出發時,還是馱了兩馬車的箱籠,被帶上京的那些,都是在時人眼中很珍貴的物品。
有因為工藝要求太高,始終無法大量生產的鐘表,還有大量從海外帶回的物品,陳鳳琪覺得華而不實,卻備受時下人喜愛,非常適合用來裝面子。
張冬生夫妻不放心讓東家太太一家跟著一群陌生人上京,所以他們將自己的一對十歲左右的兒子,都暫先招托付給青娘偶爾幫忙照看一下,堅持要陪著上京。
雖然這次陪著陳鳳琪一家上京的,還有從南江書院畢業的五名女生,以及聽說東家要上京,臨時從書院中結業出來的三人,正是安常煦在南江書院時,除李常欣外,接觸最多的那三個乞丐出身的孩子。
張冬生們覺得這些年輕女生與少年,終究不如他們這些老人靠得住,打算等到東家安置好後,再根據京中的情況決定回不回來。
陳鳳琪並不讚成他們的選擇,在她看來,年僅十歲左右的孩子,都是很關鍵的年齡,正需要父母的陪伴與照顧。
可是不管是張冬生夫妻,還是書院裏的其他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家長,都沒有這個意識,讓她勸都沒法勸。
因為在他們看來,反正南江書院管吃管住,還吃得好、住得好,孩子長得好,比在家裏過得還好,完全不存在需要父母陪伴的問題,沒有任何不放心的地方,安心在南江書院學得一身本事,才是最重要的。
李家莊的那些產業,早被陳鳳琪放權給家裏聘用的那些從南江書院中畢業的女管事,平時只需對對帳,不用李家人時常過問。
如今他們要上京,歸期不定,張冬生夫妻又要跟著上京,只能將這些暫托付給玄隱先生代為照看,日後怎麽處置,屆時根據情況再作決定。
與趙內侍一行聚到一起後,看到與趙內侍等宣禮官在一起的,竟然還有一隊衣著打扮,與一般的官兵截然不同的人,陳鳳琪有些意外。
還是經趙內侍介紹過後,她才知道,原來那些人是禦林軍,陳鳳琪剛生出懷疑,對方又主動解釋道,是因李家這次的封賞規格較高,路途又比較遠,為防止途中出現什麽意外,有損皇家威嚴,才會破例派一隊禦林軍護送。
這個解釋似乎還算合情合理,陳鳳琪對皇家某些可以由上位者隨時更改的規則不大了解,也就懶得追究這裏面的問題。
反正上京是她自己決定的,就算這裏面有她那好孫子的算計,也只能說,他是一如既往的厲害總是最清楚該如何說、如何做,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。
登上趙內侍他們來時乘坐的官船時,陳鳳琪更有種被安排好了的感覺,裝飾得十分精美的官船上,各種生活用品備得很齊全,可以說是最大限度為乘客提供最周到的安排。
隨著官船正式離開碼頭,江燕娘有些忐忑的說道。
“娘,我們就這麽上京了嗎?我這心裏咋這麽不踏實呢?”
雖然知道他們將要前往的陌生都市中,充滿著讓人難以預料的未知和挑戰,陳鳳琪還是不以為以意的回道。
“沒啥不踏實的,只要你想想,咱們去了京裏,就能一家團聚,就沒有什麽好擔心的。”
想到已有兩個多月沒有見到過的一雙兒女,江燕娘深以為然的點頭道。
“娘說得對,只要一想到他們在京裏過得艱難,我就恨不得趕緊到地方,就是這一走,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回來,常澤他們兄妹的課業,肯定要被耽誤了。”
大兒子考了個狀元,讓江燕娘無比堅信,南江書院就是這天底下最好的書院,按照她與李成鋒的想法,也像張冬生夫妻那樣,將孩子托付給南江書院,他們沒什麽不放心的。
可是陳鳳琪堅持要將兩個孩子都帶上,並且在這件事情上,壓根不給他們夫妻留下表決權,他們只得服從安排,帶著兩個孩子一起上京。
為了確保路上的安全與平穩,官船的行駛速度不算快,至少比他們前往高臺時的速度慢得多,行駛近一個月後,才正式抵達京都外的碼頭,提前接到消息的安常煦,已經帶著李常欣,早早的候在京郊碼頭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她不是不惦記自己親手養大的孫子,可是她比誰都清楚安常煦的心機能力, 從他相繼考取會與狀元的表現上看, 她其實還有些低估了對方, 畢竟她沒有插手玄隱先生對他的教育。
事實證明,玄隱先生果然名不虛偉,將科舉一道研究得極為透徹, 才能教出年僅十五歲的少年狀元。
也就是說,除了她知道的那部分,安常煦還擁有她不了解的本事,且是讓她自嘆不如的本事,這樣一來, 陳鳳琪不認為自己上京能幫到對方。
畢竟陽陽就算現在改回安姓,他依舊與南江書院保持著天然的聯系, 尤其是他擁有皇位正統繼承人的身份, 雙方可以彼此相互成就,沒必要非讓她出面。
至於說年齡問題, 她可沒教安常煦見人年長, 就要尊老,他要是連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,因為人家年長,就受制於人, 那就是愚蠢,她去了挽救不了。
在這種情況下,陳鳳琪並不認為自己有上京的必要, 她這輩子的身體已經年過五十,將要開始衰敗了,她要留在李家莊安靜的養老,可不打算臨到老,還要去京城那等地界為子孫勞心勞力。
不置可否的送走趙內侍一行人後,陳鳳琪才打開孫子孫女的信,先看的是陽陽的,看他在信裏講了下自己在京中的心理歷程,明確表示自己很期待家裏人都能去京裏,可以一家團聚的願望。
陳鳳琪看完無動於衷,哪怕對方的言語之間透著發自內心的思念、關心與期待,可是做人嘛,哪能為了一己之私,就想憑借某些關系綁架其他人呢?尤其還是想要勞動她這年過五旬的老人家。
這小子還是太自私了點,在某些方面,還是有點欠教育。
放下安常煦的信,陳鳳琪才打開李常欣的信,那個一被放出去,完全就是一匹脫韁的小馬駒。
每次來信,講的都是她又見到什麽新奇物件、吃到什麽美食、買了什麽東西等內容,為了能讓她共享那些快樂,講得都很細致,每次都有好多頁。
這次也不例外,就是講得內容有些不同,例如,她已經知道李成鋒不是她親爹,也不是她祖母親兒子的事,還猜到她那親爹應該是犯了什麽大錯,才會惹怒她這個祖母,害得祖母帶著懷著她的母親背井離鄉。
所以李常欣足足用兩頁字,抨擊她那素未謀面的親爹,並態度鮮明的表示,她爹永遠是她爹,哪怕她像陽陽那樣,親爹是皇帝,她也堅決不認。
雖然覺得那皇帝辦事太不靠譜了點,著急忙慌的趕緊當眾認兒子的心態,她還能理解,可他嘴那麽快,又當眾揭穿她兒子不是親兒子的事情做甚。
不過李常欣的這番態度,讓陳鳳琪頗感欣慰,這能證明,她過去的教育,還是頗有成效的,在這個極其重視血緣關系的大環境中,她能不受影響,沒有執著於那點血緣,而是理智的分析出這些接近真相的內容。
接著看後面的內容,陳鳳琪就不高興了,京中那些人想要拉攏安常煦,卻因安常煦不是要去上朝,就需進宮接受康平帝的加急培訓,大多時候都找不到人,就想從李常欣這裏下手。
輪著以各種理由舉辦各種聚會,給李常欣下帖子,基本還都是些在京中極有頭臉的人家,怕給陽陽惹來麻煩,她還不能拒絕。
雖有邵丞相家的大孫女從旁帶著,悉心指點她,也經常會因言語或是行為失當而受到別人的嘲笑,那些人都兩面三刀得很,讓她很生氣,可是明明是那些人不對,到頭來,就因為她臉色不好,那些人就認為都是她的錯。
陽陽雖然出席那種聚會的時間少,但他不管是在參加一些聚會,還是上朝的時候,都會被特意針對。
京城裏的那些人總是以考較的態度,特意問他,然後當眾指出他的經驗不足、思慮不周全等問題。
陽陽愛面子,在外面遇上的事,回來都不跟她說,天天都很努力的看書學習,過得十分辛苦,她還是聽消息比較靈通的邵家姐姐提起,才知道原因。
總之就是,她本來已經計劃要在近期回高臺縣,可是知道陽陽在京城中的處境後,就不放心將他一個人留在京中,就希望家裏人也能上京,也給那些人設鴻門宴,讓他們也嘗嘗被人輕視和針對的滋味。
憤憤不平的語氣中,透著滿滿的小孩氣,措辭與吐槽,都是李常欣一貫的風格,記陳鳳琪看著既覺生氣,又有些懷疑,畢竟她很了解安常煦一直以來喜歡借李常欣達成目標的伎倆。
可是不管怎樣,陳鳳琪知道,李常欣在信中提及的那些人與事,肯定不會是胡編亂造,若不是真正經歷過,以她與安常煦此前的閱歷與生活環境,註定了他們想編都沒有素材可以借鑒。
人類的感情,從來都是這世上最覆雜,也最不可控的因素,所以理智告訴陳鳳琪,以她的性格,實在不願去京城趟渾水,可是不知道也就算了,真正知道京中具體是個什麽環境後,她就很難再無動於衷。
將二人的信交給李成鋒夫妻看後,江燕娘難掩擔憂與怒氣的回道。
“我還以為陽陽有個皇帝的親爹,在京城裏可以過好日子,好好享福呢?怎麽還要被人為難呢?那些人為難陽陽,就不怕皇上治他們的罪嗎?”
李成鋒對此倒是有些經驗。
“就算是皇上,除非是不管不顧的昏君,要不然,也不能隨罰人,那些人以‘切磋’‘討教’的名義給陽陽出難題,都是光明正大的事,又沒有犯國法,就算是皇上,也拿他們沒辦法。”
就像鎮國大將軍的兒子,當年去軍中歷練,有些資格老的不將他放在眼裏,動不動就以‘切磋’的名義將他揍得渾身是傷,出了岔子推他出去頂鍋,到了做正事的時候,卻不著痕跡將他撇到一邊,想要給別人留下將軍的兒子無能的印象。
鎮國大將軍雖然心疼兒子,也無法幹涉什麽,只能任他兒子在軍中摸爬滾打,總結出經驗教訓,真正以自身實力征服那些人後,那些信奉強者為王的軍中老油子,只要不是真正懷著異心的,對他會比誰都忠誠。
陳鳳琪有些意外的看向李成鋒,點頭讚許道。
“成鋒說得對,陽陽的身份不一般,肯定會備受關註,京中那些人都想找機會試探他,這是他必須要經歷的過程。”
“可是不管怎麽說,陽陽才十五歲,那麽大點的孩子,能知道些什麽?他能考個狀元,還不能證明他已很厲害了嗎?那些人都比陽陽的年齡大,每個人都拿自己知道的、擅長的考陽陽,陽陽再怎麽厲害,也不可能應付得了啊。”
“娘,我們上京去吧,不管是他們姐弟兩個,還是只留下陽陽一個人在京裏,我都不放心,等我們去了,誰再敢欺負我們家孩子,我要當面罵他們不要臉。”
李成鋒也點頭道。
“娘,燕娘說得有道理,陽陽雖然是皇上的兒子,可他在京中沒有根基,我最好還要過去幫幫他,有我們這些長輩在他身邊,那些人肯定不敢現過麽為難他。”
“等到他在那邊穩定些了,我們再回來。”
眼看這兩人的反應,再加上她自己看到樂姐兒在信中寫的那些,也確實有些不放心,陳鳳琪點點頭道。
“好吧,我們去看看情況再說。”
聽說李家人突然改變主意,臨時決定打算上京,玄隱先生雖然感到有些意外,但他表示支持。
“景鈺目前正處風口浪尖上,肯定處境有些困難,皇上不僅事務繁忙,身體還欠安,那些人也會有恃無恐,有您這位超一品的護國夫人在,那些人肯定要有所收斂。”
京中那些各懷心思的人自恃年長,可是論起年齡與輩份,沒有什麽人敢在身為護國夫人的陳鳳琪面前托大。
雖然陳鳳琪的超一品誥封,並沒有什麽實質性權利,可她是撫養康王長大的祖母,皇上再給足尊敬,她的地位就無可撼動,誰都不怠慢。
既然已經做出上京的決定,陳鳳琪也就不再說什麽實在不願去之類的話。
“希望如此吧,我算是體會到,為何世人常說,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的心情,本以為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了,我就可以放任他們自己闖蕩,結果現在一聽說他們過得不好,就坐不住了。”
玄隱先生不置可否的笑著低頭喝茶,他已經接到孫子的信,知道了眼前這位東家太太被惹惱後,能做出什麽事來。
愛的時候是真愛,恨的時候也是真恨,對親生兒子能做到如此,對孫子想必也不會手軟,只希望自己的那位關門弟子可以爭氣點,一輩子都別幹出讓他祖母寒心的事。
“景鈺畢竟還是太年輕了些,人雖聰明,知識儲備也不少,可他過去生活的環境太過單純,與人相處的經驗雖也豐富,可是李家莊上下的這些人,與朝堂上的那些人物,到底不同,短時間內,肯定有些捉襟見肘,應付得艱難。”
在高臺縣衙中等了一夜,就接到李家莊派人送過來的信,告訴他們李家想要進京謝恩,打算與他們一起走,頓讓趙內侍激動不已。
他不在乎李家人這麽快就改變主意,同意進京的原因,只在乎李家願意進京,既能讓他對康王殿下交待,也能給皇上一個交待。
看到江燕娘收拾出一年四季都能穿的衣服,連樂姐兒和陽陽的在內,讓陳鳳琪忍不住扶額,她一點沒囑咐到位,這位就做了無用功。
“將這禦賜的誥命大裝帶上,再帶幾身能在路上換洗的衣服就行,其它的就不必了,長途跋涉的,東西帶的太多不方便,去了京裏,肯定不缺我們新衣裳穿。”
關鍵在於,他們現在都有了爵位與誥命,去了京中,穿著方面是有講究的,不比在這偏僻的李家莊,不管被封成什麽,都可以隨心所欲,過著普通人家的生活,將那些身份都拋之腦後。
江燕娘不舍的看著箱籠中裝著的那些衣裳。
“娘,這些大多都是用禦賜的衣料做的好衣裳呢,這趟進京後,還不知道啥時候再回來,放家裏長時間不穿,放壞了多可惜啊。”
陳鳳琪嘆了口氣道。
“能送人的送人,將庫房裏的那些不能長時間存放的東西,全都分發給書院裏的工作人員當福利,剩下的,家裏有冬生一家幫忙照看,沒什麽可惜不可惜的,你養子是康王,沒了這些,還有更多更新更好的。”
再怎麽不舍,聽到陳鳳琪的吩咐,江燕娘還是毫無異議的照做,不過即便如此,他們正式出發時,還是馱了兩馬車的箱籠,被帶上京的那些,都是在時人眼中很珍貴的物品。
有因為工藝要求太高,始終無法大量生產的鐘表,還有大量從海外帶回的物品,陳鳳琪覺得華而不實,卻備受時下人喜愛,非常適合用來裝面子。
張冬生夫妻不放心讓東家太太一家跟著一群陌生人上京,所以他們將自己的一對十歲左右的兒子,都暫先招托付給青娘偶爾幫忙照看一下,堅持要陪著上京。
雖然這次陪著陳鳳琪一家上京的,還有從南江書院畢業的五名女生,以及聽說東家要上京,臨時從書院中結業出來的三人,正是安常煦在南江書院時,除李常欣外,接觸最多的那三個乞丐出身的孩子。
張冬生們覺得這些年輕女生與少年,終究不如他們這些老人靠得住,打算等到東家安置好後,再根據京中的情況決定回不回來。
陳鳳琪並不讚成他們的選擇,在她看來,年僅十歲左右的孩子,都是很關鍵的年齡,正需要父母的陪伴與照顧。
可是不管是張冬生夫妻,還是書院裏的其他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家長,都沒有這個意識,讓她勸都沒法勸。
因為在他們看來,反正南江書院管吃管住,還吃得好、住得好,孩子長得好,比在家裏過得還好,完全不存在需要父母陪伴的問題,沒有任何不放心的地方,安心在南江書院學得一身本事,才是最重要的。
李家莊的那些產業,早被陳鳳琪放權給家裏聘用的那些從南江書院中畢業的女管事,平時只需對對帳,不用李家人時常過問。
如今他們要上京,歸期不定,張冬生夫妻又要跟著上京,只能將這些暫托付給玄隱先生代為照看,日後怎麽處置,屆時根據情況再作決定。
與趙內侍一行聚到一起後,看到與趙內侍等宣禮官在一起的,竟然還有一隊衣著打扮,與一般的官兵截然不同的人,陳鳳琪有些意外。
還是經趙內侍介紹過後,她才知道,原來那些人是禦林軍,陳鳳琪剛生出懷疑,對方又主動解釋道,是因李家這次的封賞規格較高,路途又比較遠,為防止途中出現什麽意外,有損皇家威嚴,才會破例派一隊禦林軍護送。
這個解釋似乎還算合情合理,陳鳳琪對皇家某些可以由上位者隨時更改的規則不大了解,也就懶得追究這裏面的問題。
反正上京是她自己決定的,就算這裏面有她那好孫子的算計,也只能說,他是一如既往的厲害總是最清楚該如何說、如何做,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。
登上趙內侍他們來時乘坐的官船時,陳鳳琪更有種被安排好了的感覺,裝飾得十分精美的官船上,各種生活用品備得很齊全,可以說是最大限度為乘客提供最周到的安排。
隨著官船正式離開碼頭,江燕娘有些忐忑的說道。
“娘,我們就這麽上京了嗎?我這心裏咋這麽不踏實呢?”
雖然知道他們將要前往的陌生都市中,充滿著讓人難以預料的未知和挑戰,陳鳳琪還是不以為以意的回道。
“沒啥不踏實的,只要你想想,咱們去了京裏,就能一家團聚,就沒有什麽好擔心的。”
想到已有兩個多月沒有見到過的一雙兒女,江燕娘深以為然的點頭道。
“娘說得對,只要一想到他們在京裏過得艱難,我就恨不得趕緊到地方,就是這一走,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回來,常澤他們兄妹的課業,肯定要被耽誤了。”
大兒子考了個狀元,讓江燕娘無比堅信,南江書院就是這天底下最好的書院,按照她與李成鋒的想法,也像張冬生夫妻那樣,將孩子托付給南江書院,他們沒什麽不放心的。
可是陳鳳琪堅持要將兩個孩子都帶上,並且在這件事情上,壓根不給他們夫妻留下表決權,他們只得服從安排,帶著兩個孩子一起上京。
為了確保路上的安全與平穩,官船的行駛速度不算快,至少比他們前往高臺時的速度慢得多,行駛近一個月後,才正式抵達京都外的碼頭,提前接到消息的安常煦,已經帶著李常欣,早早的候在京郊碼頭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